书画院 | 小记者网 | 人员查询 | 进入首页 |
全国摄影作品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邮箱:kjrfzw@126.com    

在阳光下普法宣传

当前位置: > 首页 > 家长学堂 >
酒广告上
普法委员内页广告1

蔡英文掌舵“中华文化总会”,取了“中华”去中华?

2017-02-20 09:11:41 来源:凤凰网 作者:张盼

从下月起,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将直接掌舵“中华文化总会”。此前,前任会长刘兆玄被绿营挤兑而请辞的新闻已经闹得沸沸扬扬。这一文化机构将被蔡英文当局“洗绿”的担忧,一直盘桓不去。可能有人要问,“中华文化总会”是啥来头,非得蔡英文要自兼会长才安心?

该社团组织成立于1967年,主旨是要“弘扬中华优良文化,推行深入民间的文化建设与活动”。陈水扁上台后,为“去中国化”一度将其更名为“国家文化总会”。2010年,马英九举荐前“行政院长”、知名作家刘兆玄(笔名上官鼎)出任会长。刘兆玄就任后,该会改名为“中华文化总会”,做了不少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之事。

然而刘兆玄任期未满,上台执政的绿营便心急火燎地赶人,一面指责其不循“惯例”让位,一面动员数百名“自己人”蜂拥入会,务求赶走异己,力保蔡英文顺利“上位”。更有甚者,绿营还祭出“立法院”内“乔事”大法,想如法炮制搞定人选风波。虽说“让政治的归政治,让文化的归文化”终归是美好幻想,但权力之手此番粗暴地横插文化界,也让人怀疑背后包藏深意。

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就说过,民进党长期力主“去中国化”,破坏中华文化,蔡英文接手后,如何确保中华文化传承?难保不是一次利用政治公器“假传承、真破坏”。还有人担心,蔡当局意欲取了“中华”去中华,或是“借壳上市”,捞取话语权和资源,未来该会恐改名为“台湾文化总会”。也有消息说,蔡英文想将“中华文化总会”作为与大陆交往的平台,因去年“5·20”后两岸关系急冻,这或许能成为方便两岸往来的“中华活口”?

“活口”说一出,连台媒都忍不住笑了。只因该组织走过陈水扁时代,沦落得“要人没人、要钱没钱”,还真亏得刘兆玄勉力振兴。然而他谈得拢的事情,蔡英文恐怕就做不到,两岸对话的基础既失,还有什么好谈?何况条条康庄大道不走,非要削尖脑袋寻此僻径,这演的又是哪一出呢?

“总统府”发言人黄重谚曾讥讽刘兆玄,“不是叫做上官鼎,就是文化人”,仿佛隐约知道作为“文化总会”的掌门人,多少要有点文化人的底气。那咱们不妨看看,即将到位的新掌门文化素养几何。从春联题词“自自冉冉”四字错俩,再到手书“点亮台湾”四字错仨,端的越来越厉害。绿营官员也绞尽脑汁,争相辩解“自自冉冉”没错,还吵着要纳入辞典。有网友不禁嘲讽,蔡英文执掌之处,恐怕应该是“文盲总会”吧。当权者和附从荒腔走板,离“弘扬中华优良文化”的宗旨,相距何止千里万里!

早前报道

确定了!蔡英文将接任“中华文化总会”会长

据台湾“中时电子报”2月18日报道,过程一波三折的“中华文化总会”(简称“文总”)新任会长选举终于定案,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将在3月1日接任会长,外界普遍质疑蔡英文想加重“本土化”,迈向“文化台独”。而岛内网友们也抓出蔡英文之前频写错字,却能当上“文化会长”,讽刺“哪天蔡‘总统’当选‘中国小姐’也不会意外”。

年底“中华文化总会”在岛内可谓风波不断,先是爆出大批绿营人马欲加入会员,之后前任会长刘兆玄遭批恋栈职务,被挤兑自行请辞会长一职,令各界担心本届会长无法产生,现在终于定案由蔡英文接任会长,并拟由核心幕僚林锦昌任秘书长,推动文化议题。

蔡英文与马英九字体对比

尽管蔡英文的学历十分漂亮,中山女子高中、台大法律、美国康乃尔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、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法学博士,一路名校毕业。然而,之前她却频频在各种公开场合写错字,例如拼错泰国的英文,写错“台湾”的台等,接见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马库斯·贾朵德时,又曾向对方自嘲自己说中文有困难。对于她接任“文化总会会长”,网友也大肆嘲讽。

民进党“抢夺”台“中华文化总会” 国台办回应

中新网2016年11月30日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言人马晓光表示,台湾“中华文化总会”是继续坚持与弘扬中华文化,还是要搞“去中国化”、“去中华文化”?两岸同胞拭目以待。

有记者提问,台湾“中华文化总会”会长刘兆玄在23日宣布辞职。此前民进党方面可以说是使出“洪荒之力”想要抢夺“中华文化总会”。外界就担心民进党是要故伎重施取了中华之后“去中华”。此外也有消息称,蔡英文将以“中华文化总会”作为与大陆交往的一个平台,对于这些消息,发言人如何回应?

马晓光表示,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,也注意到台湾舆论对此表达的疑虑。这个组织是继续坚持与弘扬中华文化,还是要搞“去中国化”、“去中华文化”?我们高度关注,两岸同胞也都拭目以待。

(责任编辑:张小可)
酒广告下

关于我们   |   培训资料   |   证件申请   |   特约记者查询   |   版权声明   |   联系我们

鲁ICP备18039074号-1

新出新培(暑)字第44687号

出版许可证:379Q013113

文化许可证:371302180245号

  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59号

今日法制网TM 第41类 注册号:56817181

今日法制网TM 第35类 注册号:54335687

今日法制网国家版权:2021-F-00103709 号

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:软著登字第 9815773 号

互联网信息与新闻编辑业务新教培证字(2011)第1901号

今日法制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本 请联系我们 三个工作日内删除

网络违法犯罪
举报网站
经营性网站
备案信息
违法和不良
信息举报中心
12321网络不良与
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
12318全国
文化市场举报